15

2024-05

当前位置: 网事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延安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 来源:网友投稿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深入实施科教兴延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根据《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延市发〔2011〕11号),结合我市教育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延安教育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实现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到“十一五”末,全市有中小学、幼儿园893所,在校生438590人,其中幼儿园63644人,小学180961人,初中102872人,高中64228人,职中26607人,特殊教育学生278人;教职工35289人,专任教师28790名,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达标率分别为99.62%、99.38%、95.44%。全市有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卫校、体校、技校各1所,省属高校(延安大学)1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6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357所,开展技能培训2.9万人次,“一网两工程”培训78.9万人次,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8年,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十二五”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详细情况见附表1)。  

  “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总投入111.5亿元,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30.4亿元,占GDP的3.43%。继2004年全市实现“两基”目标后,甘泉、宝塔、志丹、延川、吴起、洛川、子长、延长、安塞、黄陵10个县区实现了“双高普九”目标,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宝塔区、延川县建成省级教育强县(区)。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普遍得到明显改善。  

  学校布局调整成效明显。全市公办中小学由2005年的2467所减少到454所,共撤并2013所,撤并率81.6%,校均规模由2005年的181人增加到767人。学校布局趋于合理,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城乡教育差别明显缩小,适龄儿童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入学率由2005年的99.3%、99.6%分别提高到99.91%、99.76%。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对所有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提高了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高。  

  教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全市中小学继续推行以“校长聘任制、教师聘用制、结构工资制、岗位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制订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化解并妥善解决了代教人员问题。  

  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认真落实《延安市中小学德育规程》,按照“适度说教、重度实践”的思路,开展中小学生德育实践、师德标兵评选和师德宣讲活动;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开设了陕北民歌、剪纸、腰鼓、秧歌等地方特色课程,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  

  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市民办学校达到351所,在校学生10.6万人,占全市学生总数的24.1%;教职工7604人,占全市教职工总数的21.5%;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各个层次,形成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办学格局。  

  教育信息化工程全面推进。建成了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12个县区教育信息平台和134个校园网,全市共有多媒体计算机教室519个、多功能投影教室2766个、课件制作室361个、计算机35692台,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11.2台计算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覆盖率达到100%;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达到100%,教育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育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全市“两免一补”累计投入资金10.19亿元,享受学生305.6万人次,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在校学生(包括民办学校),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救助,全市多渠道筹资0.83亿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19.3万人次;全面落实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累计下达助学金0.4亿元,受益学生32839人次;积极实施中小学“蛋奶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受益学生57.3万人次。  

  城区入学难矛盾有所缓解。坚持规划新建和挖潜扩建并举,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着力增加城区教育资源总量,鼓励和支持城区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问题,城区入学难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二、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  

  (一)发展形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不到位,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教育改革创新相对滞后,发展活力不足;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布局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够均衡,“择校”问题仍较突出;素质教育没有实质突破,实践和创新能力欠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比较薄弱,专业特色不突出,对地方经济拉动不够明显;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强烈期盼,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二)发展机遇  

  “十二五”是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期,是我市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也是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重要机遇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型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全面实施,有利于我们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为全市教育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为加快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在规划建设、财政资金、公共资源等方面优先支持教育,为加快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日益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确立,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环境;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区域发展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依靠教育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更为紧迫,教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三、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市《实施意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延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二)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持续扩张,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初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全面普及,率先建立起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均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全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到2015年,教育各项质量指标居全省中等偏上水平,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具体目标: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和初中适龄人口基本实现全部入学,全市小学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实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特殊教育快速发展,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全市80%以上学校设施设备配备达到省级Ⅰ类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基本达到国家和省上规定的办学标准。  

  四、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和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举办幼儿园。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2013年市级建成延安幼儿园;到2015年,全市每个县城至少新建1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新建或完善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学前教育覆盖全部农村。全市五年规划新建扩建幼儿园280所,建设面积61.7万平方米。实现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幼儿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90%以上。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根据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适应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趋势,以收拢中小学布点和加快推进城镇学校新建、改扩建为主线,进一步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市五年规划新建改扩建初中50所、小学110所,建设面积68.6万平方米。2012年中小学校舍全面达到安全标准;以新建学校、薄弱学校改造两项达标建设为抓手,2015年全市60%的学校达到省颁标准。建立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教师配置、校舍建设、图书、设备等保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工作成果。坚持就近入学制度,严禁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努力消除义务教育“择校”现象,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严禁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各种考试、竞争成绩作为学生入学的附加条件,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到2015年,全面完成“双高普九”任务,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9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5%以上。  

  优化发展高中教育。坚持政府办学为主,探索多种力量办学形式,整合和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注重普通高中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实施“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稳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规范高中办学行为,全面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加大政府投入,支持薄弱高中建设,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鼓励有条件的县区率先实现免费高中教育。全市五年规划新建市区高中3所,扩建迁建县城高中9所、重点镇高中2所,建设面积27.9万平方米。到2015年,公办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其中10%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40%以上县区实现高中免费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15%以上。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推动职业教育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市级政府统筹,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学历教育院校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打破县域、行业、部门、学校类型界限和保护壁垒,优化整合职教资源,围绕现代农业、能源化工、旅游服务三大产业,建设职业教育骨干专业体系;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组建延安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学校办学水平。扩建宝塔、甘泉、黄龙3所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面积2.4万平方米。到2015年,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50%以上,所有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其中25%以上达到省级示范性学校标准;创建2-3个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重点办好5个综合性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成2-3所国家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1个综合性实训基地、8个专业性实训基地和15个精品(特色)专业,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网络体系。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挥延安大学、延安电大继续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稳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加快开发符合延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培训项目,积极开展行业培训。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探索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市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40%以上。  

  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坚持高起点建设、高品位发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督管理,引导和支持民办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改善办学条件,从依赖生源质量转变到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学校特色上来,实现民办学校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市、县两级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民办教育提升办学水平。开展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试点,逐步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学校分类管理。加强依法监管力度,严格民办学校审批管理,坚持民办教育机构年检制度和财务资产审计制度,完善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促使民办教育步入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的轨道。  

  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到2015年,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建设标准。新建延长县特殊教育学校,形成北有延长、南有洛川、中有市聋哑学校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建立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特殊教育专项补助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快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充实专业教师配备,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标准和福利待遇。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到2015年,适龄视障、听障、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70%以上。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发挥延安大学学科综合优势,在办好全日制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层次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实施特色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建设圣地延安支柱产业和重点领域所急需的专业;实施“科技创新与服务工程”,不断提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深入推进产学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延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加强省、市、校、企共建工作,实施“校企联动战略”,突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和繁荣区域文化;力争到2015年,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18个,硕士专业学位点达到10个,本科专业达到60个(其中一本专业10个),实现博士学位授权。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完成延安职业教育学院新校区建设,组建延安职业教育集团。支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立以延长石油(集团)为骨干、各类企业加盟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设置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教专业,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走多形式多元化发展道路。  

  加快发展城区教育。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将达到17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5%,因此,“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市区、县城学校建设。一是科学预测、合理规划,在城市拓展区、开发区和住宅小区配套规划中小学和幼儿园;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在城市建成区抓紧新建学校、扩建校舍;三是合理有效地调配师资、设备等资源,扶持薄弱学校,均衡教育发展,让城郊附近的闲置校舍发挥过渡作用;四是鼓励城区民办教育发展,对公、民办义务教育学生实行同等待遇。“十二五”期间,市区规划建设学校39所,其中幼儿园17所、小学13所、初中5所、高中3所、职中1所,总建设面积34.1万平方米,增容学生3.2万名;县城规划建设学校103所,其中幼儿园44所、小学31所、初中17所、高中9所、职中2所,总建设面积64.1万平方米,增容学生2.8万名。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将教育事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党政主要领导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展需要;加强对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研究,定期深入基层学校调查研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制度和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评估考核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  

  (二)强化政府职责,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市、县区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的法定增长要求,逐步提高预算内计划投资用于教育的比例,适当增加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全市地方财政教育拨款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省上要求。大力倡导社会各界捐资、出资办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教育,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依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科学核定并逐步提高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建立生均经费定额动态调整机制。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城乡一体的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围。规范教育经费管理,坚持勤俭办学,建设节约型学校。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名校长、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加快各类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利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资源,2012年建成延安市教师培训中心;2013建成县区教师培训基地。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认真落实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计划,每个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集中培训。健全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和保障激励机制,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开展校长轮训、挂职锻炼、定期交流等工作,提高校长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把好教师入口质量关,适当提高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设置比例;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将中小学教师住房纳入市、县城区保障房建设范畴。  

  (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明确政府管理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增强教育改革发展的活力。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在部分公办学校推行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等改革试点,探索优秀学校托管薄弱学校、优秀校长管理多所学校改革试验,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推进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后勤保障制度改革和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学校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大薄弱县区及农村学校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县区教育信息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建设,高中、初中及有条件的中心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下的“班班通”建设,逐步实现每个教学班都能开展多媒体教学。实施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接入陕西省基础教育专网,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以门户网站建设为重点,推进综合电子政务管理平台和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运行平台和教育基础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健全教育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依托延安教育网,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所有课程的教育资源库。鼓励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师、学生信息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六)加强教育督导工作  

  完成市、县教育督导机构标准化建设。坚持督政与督学、评估与监测、监督与指导并重,加强对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确保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教育投入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对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督导考核机制,把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学校安全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开展对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督导检查,加强对县域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督导,继续实施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完善督导机制,创新督导方式,推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推荐访问:延安市 发展规划 教育事业 二五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聘用合同范本大全19篇

聘用合同范本大全第1篇甲方(聘用单位):住所:乙方(受聘人):住所:身份证号码:甲、乙双方根据《中华...

2结婚纪念日感言大全12篇

结婚纪念日感言大全第1、每一年的结婚纪念日,我都会感谢你,给我这份节日的权利,给你带来幸福和感动...

32023年小学二年级作文评语8篇

小学二年级作文评语第1、朴实自然的童心体现在文中,使文章散发着清新活泼的气息。2、这篇文章以具体...

4小组评语大全10篇

小组评语大全第1篇该同学在实习期间一贯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工作的要...

52023年度工厂岗位职责大全

工厂岗位职责大全第1篇保证生产工艺满足工厂内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行工艺改进,实施工艺规程及ODS的标...

62023年度对员工评语大全(2023年)

对员工评语大全第1 工作认真刻苦,服务态度非常好,使经理在xxx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工作积极,热情周...

7小学六年级评语大全17篇(全文完整)

小学六年级评语大全第1、这学期,你的胆子大了,声音亮了,课堂回答问题的小手举得高了,这是多好的现...

82023年学生个人总结范本大全11篇(全文)

学生个人总结范文大全第1篇在思想方面,首先我端正了学习态度,认识到大学仍需付出极大的努力用功学习...

9保险承诺书范本大全(完整)

保险承诺书范文大全第1篇保险公司目标承诺书篇一:我是,请大家为我见证:作为团队的一名营销主管,我...

10小学生观后感作文23篇

小学生观后感作文第1篇一直以来,我对于漫威的电影都处在感官上的刺激阶段,对于它所要创造出来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