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24-05

当前位置: 网事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生态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空间,是国家的希望和象征。但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城市病、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弊端等,使城市不堪重负,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于是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城市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生态城市;兴起背景;特征;发展概论

作者简介:王兴为(1976-),男,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团联课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研究》 (SKL- 2013-379)、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哲学社会科学资助研究项目《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2013 PYZYZS03)的相关研究成果。

1生态城市兴起的背景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的象征和集中体现。在一定意义上,没有城市的繁荣就没有文化的繁荣,更没有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因此,城市的发展方向既是社会文化思想的表现,也受这种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认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生态化,生态城市将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这一判断有其多方面的、深刻的时代背景。

1.1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城市兴起的最主要的背景和原因

苍茫浩淼的宇宙在人类面前曾经是那么的神秘莫测,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茫茫大地似乎逐渐揭去她神秘的面纱。不幸的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掠夺式的不可逆的破坏,鸟语花香、人欣物美的生态环境已往矣。至如今,春天寂寞、林毁水缺,大气污染、物灭种绝……结果自然界又按照自然规律对人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报复,温室效应、酸雨危害,海洋污染、土地沙化,毒物及有害废弃物扩散,我们赖以生存的 “地球村”苦苦哀鸣、四面楚歌。于是生态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危机被称为“危机中的危机”。

从历史上看,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建设是不可能持久的,而且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这种报复和惩罚有时是毁灭性的。例如,发祥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曾经盛行一时,那里曾是林木葱郁、土地肥沃。然而过度的开发最终把这颗文明之珠埋葬在黄沙之下。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这里也曾林木森森、沃野千里,如今却是沟壑遍布,满目苍凉。我国每年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造成的损失达数百亿元乃至上千亿元,仅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如果从GDP中扣除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大大降低,某些地区甚至可能是零增长、负增长。

大自然对社会的报复行动使人类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应该对自身的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人类发展的前提是必须尊重大自然的基本“权利”,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于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生态城市建设是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所以它会注意到并自觉利用多方面的规律,有效的解决开发和保护、当前和长远、整体与局部的矛盾,是实现天人和谐的工具。它将带来天人矛盾的缓解和生产活动方式的全新变革,使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推进到崭新的阶段。于是,生态城市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2城市病对城市生活的严重困扰是生态城市兴起的直接原因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是大多数人向往的乐园,但各种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城市病又成为城市生活的严重困扰。城市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巨大效益、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并使人类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城市也已经笼罩在城市病的阴云之下,那百花争艳、芳草萋萋的静谧田园不见了,那美丽而温馨的蓝天白云渐渐飘然离去,那诚信友爱、其乐融融的社会文明成为美好的历史回忆,代之以较普遍存在于城市中的诸如用地紧张、住房短缺、基础设施滞后、供水不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生活贫困、社会不安定等不利于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稳定的非正常状况,使城市不堪重负,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城市病问题是多方面的,可概括为以下两方面。(1)环境问题。这里指狭义的环境问题。即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交通拥挤,各种废弃物大量排放而造成空气和水体污浊、垃圾遍地、环境恶化,许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公害,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对动植物的生长也构成威胁。例如,我国华北地区的浅水层均已受到污染,南方许多城市的地下水污染也日益严重,致使中国目前有2/3的城市缺水,l/3的城市严重缺水。而全世界每年有1000多万人因饮水不洁而死亡。又如,印度的加尔各答市就因人口拥挤、环境污染严重而被称作“地狱城市”。(2)社会问题。即城市生活的高压力、快节奏、强竞争性、隔离性及其非人格化的特征,造成城市中人的心理失衡,情绪压抑,性格变态,群体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降低,人们普遍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每个人都有一种戒备、封闭的心理倾向,处于一种违反自然天性的孤立心理状态,从而使得整个城市社会发育不健全、不健康,出现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人际关系功利化、排他情绪增强、心理疾病增加、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有人认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已成为人们追逐金钱、名利、权力的争斗场,成为犯罪行为的主要发源地。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东亚的每一项资本收益几乎都是原投资额的四倍,经济运行基本良好,但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说,这里的城市大部分面临着离经叛道、道德衰退、犯罪率上升和青少年犯罪增加、吸毒成瘾等问题。[1]

城市病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蒙上了阴影,设置了障碍,敲响了警钟。于是,人们产生“回归自然”的理想和愿望,日益看重人性的价值,提倡人本主义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生态城市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1.3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弊端是生态城市兴起的催化剂

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以社会的高消费为基础,崇尚工业和机械化,将城市的有机功能分割开来,致使城市建设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1)破坏旧城。旧城改造的收获往往是对古城和古建筑永难修复的破坏。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我国文物保护界也有类似说法,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 年。例如,1992年7月7日,矗立了80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 1999 年11月11日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的千年古城墙一夜之间惨遭摧毁等等。(2)疯狂克隆。越来越多的城市都是一样的马赛克、玻璃幕墙、洋建筑上戴着瓜皮帽;一样的把高楼和商业街都挤在市中心……千城一面、不古不今。例如,我国自上海新客站采用高架候车模式后,天津新客站、沈阳新北站也相继采用此模式建成通车,尔后各地效仿渐成时尚,把这当成大型客站现代化的标志了。当我们称道希腊和罗马建筑的刚劲雄伟、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高耸庄严、巴洛克建筑的纤巧华丽、故宫天坛的博大辉煌时,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能贡献给人类文化的多是克隆和遗憾。(3)攀高比傻。高楼大厦成了城市现代化的代名词。 建筑师们只对上万平方米、造价上千万的大建筑感兴趣。像凯旋门、纪念碑、纪功柱、华表、牌坊之类精致的东西他们做不来,帕提农神庙、赖特的流水山庄之类“螺丝壳里做道场”也不擅长。无论设计是如何的粗糙,他们只要高大、宏伟、气派。于是,城市将自食拥挤的高楼所带来的人口、生活、交通、能源等城市综合症的苦果。(4)乱抢风头。美从来就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但一些建筑却只考虑个体如何出奇制胜——只管自己,不管别人,更不管后来人。构成城市形体的建筑像时装表演,各显神通,有的甚至赤身裸体,张牙舞爪。一个地域的多个建筑很难协调成一组和谐优美的城市交响乐。

实践证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是一种反生态、不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思想。它加剧了资源浪费、交通拥堵、景观单调而混乱、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致使城市固有的风土和历史传统被抹杀,任何城市,都被现代建筑群所包围,失去了个性,失去了国籍,形成冷漠、无机的街市。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呼唤生态城市理念。

1.4绿色技术的影响是生态城市兴起的经济和技术基础

绿色是理念、思维方式、社会思潮,是和平的象征,是消除环境污染的标志,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它代表了人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愿望。它保护与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也就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行为、技艺、方法和产品的总称。绿色技术将环境科学新知识用于生产经营之中,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它可以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一致,实现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实践表明,许多城市、地区和国家尝试采用绿色技术,发展循环经济,诸如“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建筑”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增强了生态城市规划思想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2]

1.5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是生态城市兴起的哲学理念基础

生态危机和诸多问题使人类已经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可能脱离于自然界之外,能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将决定人类能否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方面的思想就十分丰富和深刻。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恩格斯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曾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决不能站在自己世界以上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颅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跟其他一切动物相比,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界规律。又如,海德格尔之思,认为人不是在世界之外或存在的对立面,而是在世界之中。世界就是人与世界存在着的世界,在世界中人才能领会、理解和解释世界以及在世界中存在的其他一切存在及人的存在本身。海德格尔反对把人主体化为世界的中心与主人,人不是存在者的主人,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人是存在的邻居。这些经典论述给人们以深刻启示,那就是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要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协同发展。于是,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等学科逐步建立并进入现代科学体系的主流,为生态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哲学理念基础。

2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应当更明确、更全面地体现城市的本质,即宜人居住。其中不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人与人也和睦相处,每个市民在其中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并得到充分的关怀,还有足够的机会实现个人的发展。生态城市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3]

2.1和谐性。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和经济金色点缀而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社会混乱、缺乏生气的人类居所,而是一个充满关心和爱心、保护人、陶冶人的人居环境。在生态城市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们诚实善良、道德守信,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它是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生态文化浓郁的和谐人居环境。生态城市中的和谐反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内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态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关系良性运行。

2.2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传统城市“高消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倡绿色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化。生态城市要增强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非循环”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低投入、少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更新、零排放的新形式。[4]

2.3整体性。生态城市具有整体功能,城市环境是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部分交织构成的协调网络,不仅仅是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达到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优化。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程序下寻求整体的生态化。

2.4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兼顾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不可逆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而破坏持续繁荣发展的态势。城市发展要保护自然环境,较多地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并确保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更新能力,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2.5全球性。生态城市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球、全人类的合作。“地球村”的概念就道出了当今世界不再孤立与分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是地球村的主人,为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及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全球性映衬出生态城市是具有全人类意义的共同财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标。当然全球性并不是指全世界都按照一个模式去建设生态城市,而是指要按照生态原则去发展符合当地、本民族特点的富有个性的城市,同时不危害其他的区域发展。

2.6多样性。生态城市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订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体现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时代精神。例如我国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出的像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紫金山体育场就具有“中国现代建筑”的风格。

3生态城市研究概论

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生态学思想源远流长,在几千年以前的城市建设中就有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生态思想。古罗马建筑师威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总结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城市的建设经验,主张应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考虑城市的选址、形态和布局等。1916年,帕克指出:城市是人类在竞争与合作中所组成的各类群体相当于动植物的群落。1933年“雅典宪章”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生态环境有机综合体的思想。1936年帕克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并把其提到“居于地理学思想的核心地位”。在国际上,生态城市建设实践较为成功的主要是欧、美、日本等国家的一些城市。它们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如用生态学方法净化污水的试验、利用太阳能的太阳村试验、生态建筑设计等等。这些试验为生态城市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支持。总之,生态城市的发展为其它城市的建设树立了典范,使人们对城市问题的解决及生态城市的前景充满了信心。[5]

【参考文献】

[1]董宪军. 生态城市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

[2]刘然.生态政治研究引论 [J].理论月刊,2003.1

[3]周乾松. 新型城镇化下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创新[J].城市设计研究.2013.9

[4]吴明军. 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研究[J].工程科技,2013,(24):

[5]鲁敏,张月华,胡彦成等.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3

推荐访问:兴起 生态 城市 发展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城市口号大全集锦9篇

城市口号大全第1、创全国文明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2、全市人民齐行动,我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22023年作文长城导游词汇编8篇

作文长城导游词第1篇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万宣萱,很荣幸今天可以当你们的导游,现在就让我带大家来...

3环保建议书字作文必备24篇(精选文档)

环保建议书字作文第1篇敬爱的人们:我们现在生活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中,地球像一个无私的母亲不断地为我...

42023年度励志口号大全16字7篇(全文)

励志口号大全16字第1 乘风破浪,直济沧海;明天过后,十班称霸。2 高一十班,超越当前;远离陋习,迎...

52023年企业演讲稿范本大全3篇(范文推荐)

企业演讲稿范文大全第1篇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叫是“为员工点个赞”!今日我很激动,因为我...

6聘用合同范本大全19篇

聘用合同范本大全第1篇甲方(聘用单位):住所:乙方(受聘人):住所:身份证号码:甲、乙双方根据《中华...

7结婚纪念日感言大全12篇

结婚纪念日感言大全第1、每一年的结婚纪念日,我都会感谢你,给我这份节日的权利,给你带来幸福和感动...

82023年小学二年级作文评语8篇

小学二年级作文评语第1、朴实自然的童心体现在文中,使文章散发着清新活泼的气息。2、这篇文章以具体...

9小组评语大全10篇

小组评语大全第1篇该同学在实习期间一贯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工作的要...

102023年度工厂岗位职责大全

工厂岗位职责大全第1篇保证生产工艺满足工厂内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行工艺改进,实施工艺规程及ODS的标...